汪路:关于“企业征信中的数据出境”问题

 汪路 Credit世界 2021-12-06

根据《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二条,这是一个关于个人信息出境进行安全评估的办法。就此机会,讨论“企业征信中的数据出境”问题也挺好。关于“跨境企业征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 开展跨境企业征信服务,是不是不需要或不紧迫需要进行安全评估?过去,我以为是不太紧迫需要的,但现在国家安全意识不断提升,我也判断不准了。但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类主体中,实现由规则管理的跨境数据自由流动,显然应该选择企业主体先行先试。
  • 国内实际在做“跨境企业征信”服务的,可能最大的机构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有机会请他们来谈一谈比较好。除了出口信保的业务,可以说国内主流的、满足对外经济往来的基础征信服务机制,基本上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很不符合国家战略的需要。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拟推动这方面的建设,是很有意义的,只要有某个部委批准支持大概就可以。建立专业的“跨境企业征信“服务机制,最主要的是要能确立以下原则就可以了:即“跨境企业征信”服务需要的、与企业信用相关的信息可出境;但信息只能用于信用评估目的,不能用于其他目的特别是政治目的“原则。但后一条原则,如何保障能落实,我没有信心。在上述原则下,界定哪些信息是“与企业信用相关的信息”、可出境?就变得很重要了。这里,又涉及到我近年明确批判的“泛化信用”问题;中国社会总有一天会明白,行政或司法裁决的遵守法规状态的信息,不是信用(交易)信息。但这并不妨碍征信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将少数执法司法信息放入信用报告。如果我们仍然仍由“泛化信用”大行其道、都不敢啃声,仍由“泛化信用”在糟蹋信用语言,那我国实际上是无法在国际上进行信用交流对话的。

    对《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及建议
  • 个人信息出境进行安全评估是应该的需要的,但是否能管理好,我没有信心。大概率是个人信息出境实行尽量严格的限制控制。原因,一是个人信息的敏感性,大规模的出境,难免不被非法使用,甚至为政治目的服务。而且,个人信息在国内的安全亦即权益保护问题都还没有管好,怎么放心让它出去呢。
  • 如果国家法规政策是允许有规模的个人信息出境,拿个人信用信息及征信场景做实验、先行先试,是比较好的选择。
  • 监管部门要注意,不要形成如下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国家在高唱“继续扩大开放”,另一方面却对市场主体的信息(比如信用信息)严格限制出境。
  • 关于境外投资领域的征信体系建设
  • 境外投资领域的征信体系建设,服从对外经济往来需要的征信体系建设的需要和框架;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大战略;当然可以在境外投资领域先行建设。
  • 境外投资领域对征信服务的需求肯定也是双向的。跨境企业征信服务的跨境数据流动机制建设,也应是遵循双向对等的原则。
  • 跨境企业征信服务最好是合资征信企业来建设和提供服务。国际征信数据联盟的方式,当然更好,但一开始难度也大一些。
  • 可能比较难解决的,还是与西方国家的征信体系对接的问题,即主要是背后的理念法规对接问题。
  • 目标:应在与各国建立基础征信服务机制对接和数据的合法跨境流动中,争取也能做强一两家有国际影响力的信用评级公司。发展与安全并重原则好讲,但其中的矛盾如何平衡掌握?则比较难,是个大问题:一方面,是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并未逆转全球化大趋势,对数据跨境的需求在增长;另一方面,是国家安全尤其是政治安全意识也在提升。
    国际知名征信机构的经验

国际知名征信机构的经验,主要是可同时在西方国家或追随接受西方体制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以大体相同的模式开展业务。但在中国基本上行不通。其经验,大体不管用。因此,我担心姜颖工程师在其《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发展态势及建议》[1]中所提的三条建议中的第三条”数据流动要有国际规则”,近期是否能够提供双边或多边的合作形式,参与制定数据跨境流动的国际规则。有关数据跨境的数据主权、隐私保护、数据安全、数据确权、数字税收、数据法治、本地化存储等主题,都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同时也希望监管部门尽早能出透明的监管实例。 注:本文为汪路先生在2021年11月23日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的“企业征信数据出境”研讨会上发言整理而成。关于本次研讨会,国内官方媒体新华财经也给予重磅报道:https://bm.cnfic.com.cn/sharing/share/articleDetail/2574472/1。 

专家简介:汪路先生,西南财大光华赤信研究所主任,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顾问、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原副主任。理学学士及社科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博士后研究导师。曾任职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货币政策司、征信管理局、驻欧洲(英国伦敦)代表处代表、征信中心副主任;光华赤信研究所主任。有专著《征信:若干基本问题及其顶层设计》,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年。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