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委会(PCCM)成功举办“债市违约潮下的信用评级”闭门研讨会

信用评级是金融市场的重要部分,行业本身规模不大,但关联了广大的金融市场,广泛地涉及到金融市场各个板块及其产品,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信用评级服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设施,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诚信,其初衷是揭示受评对象违约风险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金融风险服务,为投资者提供公正、客观的信息,以优化投资选择,确保投资的安全性,取得可靠收益,从而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

2020年11月10日,随着中部“AAA”级某国企债券实质性违约(之前10月23日另一支AAA级东北国企债券违约),多种相关债券在二级市场上遭遇抛售,一众债券基金增值受创,市场流动性生变,整个信用债市场巨震,部分弱国企债的投资者重新对持债估值。信用评级服务在本次过程中也承受着重压,饱受争议。

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委会(简称“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委会”)特邀请资深信用评级业界相关专家,集思广益,凝结共识,探索国内信用评级的未来发展之路。这也是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的第六次高端专业闭门研讨会(前五次研讨会的主题分别是自动量化交易、资本市场信用评级、疫情对征信系统的冲击、二代征信和前沿个人信用评分、企业征信报告)。本次研讨会采取线下/线上会议结合的形式,仅对专业人士开放,有数十位业界专家参加,与会嘉宾涵盖了知名信用评级公司、券商、监管、金融科技公司和高校研究机构。

此次研讨会由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常务副主任刘新海博士主持,首先介绍了信用评级领域作为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委会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其次对之前的资本市场信用评级闭门研讨会的成果做了介绍。之后也对当前主流媒体对当前信用评级的报道进行简略评述。

根据与会专家介绍,了解到国内信用评级行业市场真实情况为:大概30亿的市场规模,信用评级分析师不到1000人,很多信用评级分析师的工作经验不超过三年。

东方金诚原董事长罗光先生作为资深的业界专家,发表了《中国评级的困境与出路》的演讲,对目前信用违约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是评级标准体系不够科学,区分度不足;其次由于政策在先,实践在后,国内信用评级长期形成了监管评级或者是形式评级的特征。针对目前行业的现状,即:(1)市场不认同;(2)监管不放心;(3)行业无出路,罗光先生也提出了三种方向:(1)改革目前中国的信用评级体系,重新制定评级标准,重新定义可投资的级别,形成对评级机构有指导性和约束性的国家评级准则;(2)改良。通过现有评级机构的评级标准向优化的方向上走,自我完善;(3)由满足市场需求的草根信用评级机构颠覆,逐渐获得市场认同。

腾讯金融科技资产管理部首席固定收益研究员赵浩博士从买方债券投资的角度对目前的债市进行了分析,这次的几起违约事件对市场冲击巨大的原因,是在企业经营的基本面并没有恶化,且市场预判好转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违约,这给债市风险分析提出了一个挑战。

上海华夏经济发展研究院信用研究中心主任潘文渊女士认为信用评级的有效性如何,实际上和该评级机构跟市场的贴合度密切相关,一些新兴的信用评级研发公司,例如YY评级,未来还是会给信用评级市场带来活力。潘主任又从广义信用的角度,讨论此次债市违约潮对区域信用,行业信用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国信用债市场是否一定要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逻辑来做,未来出路在哪里等问题。

新加坡CriAT公司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缪维民博士曾经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风险管理研究所和国际知名信用风险专家段锦泉教授一起工作多年,做了“买方信用分析的发展促进健康的信用评级生态”的报告,认为中国的买方信用服务(类似于穆迪分析)非常单薄,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买方信用服务,能有效提升市场参与者的整体专业能力,更好地增进中国信用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生存不易,过分的指责其实于事无补。目前对于信用评级行业是一个困境,但是不破不立,目前国内信用评级处于金融领域的下游,而在欧美处于整个金融的核心领域,所以未来信用评级行业会不断完善,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原远东资信评级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余哲博士目前在进行大数据风控模型创业。余博士认为信用评级是金融市场的一个基础设施,自2008年之后受到了很多质疑,但是直到今天,整个行业的改变还是不大。未来信用评级的发展方向很可能是传统评级和新兴的草根信用评级机构的一个相互合力,用时间换空间的方法来推动信用评级的创新和发展。余博士目前尝试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改进信用评级的分析技术,用传统的财务数据模型和市场行为模型进行交叉验证,来作为整体的风险预警。

中国工业和应用数学学会(CSIAM)金融数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袁先智教授根据自己在海内外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提出了基于金融科技全息画像方法,建立国际通用的中国企业主体和债券的信用评级体系,考虑到两个新维度——欺诈和生态风险,并对当下的债市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提出相关技术建议。袁教授还对政府隐性担保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针对过去20年金融信用评级在中国的实践,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我们需要重塑基于国际通用和接受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信用评级体系,并给出了一个称为咖啡馆(“CAFÉ”)的先知通信用评级体系,可覆盖8000多家公司主体和债项信用评级。

中银国际证券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洪浩博士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政府信用问题在这一次违约潮中凸显,如何对政府信用进行监管是未来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问题。未来中国信用市场需要重新定义和完善,之后才能确定具体的评级标准体系。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副研究员庞超然博士认为从货币政策角度来看未来信用债市场偏紧,并对最近事件中政府针对国有企业违约和国有资产流失不同的逻辑进行分析,对金融类资产和产业类资产的不同态度进行了讨论。

北京智速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子田博士结合债券投资实务,认为债券风险提示工具的迫切性,它能减少的损失甚至在一个具体的案例中就可以超过整个信用评级行业的(30亿)收入规模。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是不仅需要深入思考如何构建专业的信用评级理论框架,而且需要多方合力(业界、监管、技术)采取行动来完善和推进信用评级更加符合国情,保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全联信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委会将继续组织研讨和交流,深入研究国内信用评级相关的专业问题,与众多行业、监管、学术和技术专家一道,探索中国信用评级未来之路。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