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韩家平:商业保理发展趋势展望

文章转载自 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 2021/01/29

韩家平受邀出席2021商业保理与供应链金融发展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商业保理发展趋势展望》,探讨了新发展格局、双循环背景下的发展机遇,后疫情时代行业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21年1月12日,2021商业保理与供应链金融发展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成功举办。金融监管局领导、行业专家以及各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等近70人通过线上或线下的形式参加,线上直播平台近3000人次观看。论坛围绕“商业保理与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与展望”主题展开对话交流。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委会主任、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商业保理发展趋势展望》,以下是发言实录,部分内容有删改。

韩家平:

去年11月初,在深圳举行的商业保理与供应链金融大会上,已经将商业保理行业发展趋势的一些情况和分析跟大家做了一些交流。在此,我把最近调研、走访的一些情况跟大家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后,大家关于新发展格局、双循环的话题谈得非常多。在这种新发展格局下,实际上对商业保理、供应链金融有着非常大的机会,因为我们现在讲到畅通双循环,其实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有一些要素的流通是不太畅通的,尤其是资本、信息、数据这方面的流通,是存在一些障碍的。

具体的表现,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在金融资源的配置方面,我们现在存在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也存在大企业包括一些地方金融平台负债的问题,就是平常我们讲的,小微企业融资难,大企业高负债和高风险,形成一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就是我们金融资源的配置出了一些问题,需要资金的一些企业资金和项目是无法得到配置,无法得到支持。这样的问题是新发展格局下非常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我们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并没有实现高效的三流合一,尤其是我们企业层面的应收账款的拖欠是比较严重的,而且账期越来越长,尤其是疫情以后,大家都注意到了,去年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实际上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在2011年底的时候,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只有7.03万亿,在2018年底的时候达到了14.8万亿,七年之间已经增长了一倍多。到2020年的11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达到了17.28万亿,同比的增速是16.5%,应收账款平均回头周期是54.4天,同比增长6.9天。可能大家只看这个数据没有太大的感受,但是我们如果对比看一下,去年1月至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只增长了2.4%,营业收入只增长了0.1%,也就是说在营业收入几乎没有增长的情况下,企业的应收账款却增长了16.5%,账期又延长了将近7天。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国家在解决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和融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但是从现实层面来看,企业应收账的回收问题,以及它的资金周转问题,还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因此,在新格局下面,如何畅通这种资本的循环,应收账款的回收,我觉得是我们商业保理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我们发展的机遇所在。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行业发展我觉得有这么几个趋势。

第一,法规新变化。尤其是在去年5月28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民法典》以后,今年已经开始实施,我们相关的司法解释,一些政策法规会陆续地出台,整个保理行业的制度环境将会迎来一个实质性的改善。另外,去年出台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对商业保理企业开展业务也是有重要保障作用的,这个就不展开说了。我们最近在各地调研的时候发现,现在各方面对保理的认知越来越高了,以前很多银行不太了解保理,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银行主动跟商业保理合作了,法院、监管部门都对保理行业有了更多的认识,这些实际上都是跟我们法规环境的改善有紧密关系的。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防控风险、严格监管这个趋势仍然会持续的,不会放松的。去年以来,央行以及相关部门共同发布的《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也就是业内说的226号文件,以及2019年底银保监会发布的205号文件,这两个文件都是对我们整个行业的发展是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的。如果大家期望监管会放松,尤其是对一些指标的放松,我觉得这个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在清理阶段更多是从合规角度去看,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监管或者各项指标的要求只会越来越严格。另外,这些文件里面其实都有很多指导、鼓励核心企业的,要求核心企业及时确权,为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提供便利等。

疫情以后,我国整个宏观的杠杆率提高了20%多,包括企业的杠杆率还在提高的,所以,在整个风险方面,我们还是要绷紧这根弦。在严监管的趋势下,各地的金融监管局也陆续公布了列入监管名单的企业,现在公开发布的已经有十个省市,有249家企业已经被列入监管名单,有些地方已经有了白名单但还没有公布出来。监管名单公布以后,将来这些列入白名单的企业,它的牌照价值就会日益凸现,也就是说这个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政策和金融资源的支持,会获得更好的发展。相反的,没有列入白名单的企业,将来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会比较多,会逐步退出市场。

第二,市场新需求。从市场层面的需求来看,需求还是在持续上升的,刚才跟大家介绍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数据,其他企业应收账款的数据应该也是类同的。就是说应收账款融资周转的需求是在持续地扩大,所以保理的需求是很大的,但是商业保理能够满足的仅仅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保理具有的逆周期效应将会发挥作用。保理的逆周期效应指的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在整体市场风险高的情况下,在传统的信贷等产品在收缩的情况下,保理产品反而有一些逆势上升的趋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保理的逆周期效应可能会逐渐显现,尤其是整个“十四五”期间。另外一个市场方面的变化就是,保理和数字经济的结合日益的紧密,从我们最近走访的企业来看,很多企业已经在跟电商平台,包括跨境电商平台,以及产业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所以基于互联网的保理业务会显著地增加。另外,国际保理业务也会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我们有一小部分的企业已经开始在做国际保理方面的业务,包括一些刚才说的跨境电商的业务,实际上它已经在做国际方面的业务。

除了这三个方面的正向的市场趋势以外,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另外一个市场层面的变化。因为去年以来国家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非常大,社会整体的融资环境都有很大的改善,融资成本有所下降,同时金融创新也在加快。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产品对商业保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去年因为保理公司的客户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或者是更低的融资成本,那么他就不再需要商业保理的资金了,这对于商业保理企业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这个也是我们应该看到的。

第三,发展新动能。我们看到金融科技赋能商业保理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成为很多供应链金融企业的标准配置。业内很多大的产业背景的公司,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平台,当然也有一些第三方的平台,这方面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我们看业内比较活跃的一些企业,基本上都是有很强的金融科技能力的。

第四,风险新挑战。近些年来,由于经济下行、贸易战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的宏观杠杆率在疫情之后还是在上升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国企债务发生暴雷事件。所以,今年的形势也不会轻松,风险的控制能力对保理公司来讲,变得更加重要。因为保理公司规模有限,一旦有一单风险,那么对企业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以上就是我们说的四个方面的变化和趋势。在这些综合的变化因素作用下,整个行业的调整进程会加快。随着各地清理规范工作的结束,根据现在掌握的情况,全国列入白名单的企业数量最多不会超过2000家,甚至更少。但是,整个行业的规范化、规模化、数字化都会提高,行业的发展环境都会得到一个好的提升。

关于企业对于保理的接受程度,这里引用科法斯2019年底的调查数据,有8%的企业使用了保理,包括银行的保理、商业的保理,但是有17%的企业使用了信用保险,也就是说信用保险的覆盖率比商业保理的覆盖率要高一倍还多,所以我们行业还是任重道远。

未来商业保理的发展趋势如何?这里先引用一下FCI秘书长皮特先生的研究结论。他研究了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保理业的发展,他得出的结论就是在经济大萧条以后保理业出现了空前的增长,从1935年到1948年间美国保理行业出现了空前的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13年之间增长了4倍。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2009年保理业有略微的收缩,当年降低了3%,但是在此后十年,到2019年全球业务保理量增长了一倍多,达到了三万亿欧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9%。这个变化趋势是跟大萧条以后的变化趋势是相似的,或者说是一致的。

我们现在正在经历全球大疫情,这是二战以后对全球经济影响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了。所以皮特秘书长就预测,未来10年全球保理业的复合增长率可能会达到7%,也就是到2030年的时候,业务量会相当于2020年的两倍,全球的应收账款的融资规模会达到10万亿美元。我觉得这个预测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它正好体现出保理业的逆周期效应,在整体经济形势不太好的情况下,市场风险高的时候,恰恰是保理发挥作用的时候。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21年1月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了4.3%,中国是唯一的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大概正增长2%。世界银行预测,如果2021年能够大规模地推广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会出现一个正的4%的增长,其中中国的经济增速会达到7.9%。所以,如果我们疫苗接种工作能够顺利展开的话,从2021年开始经济会进入恢复增长期。恢复增长期以后,保理业会像FCI预测的一样,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增长期。

后疫情时代,在经济逐渐恢复的过程中,由于传统的信贷产品风险还是比较高的,实体经济资金紧张,这对于保理的需求,或者说对于产业金融、供应链金融这方面的需求会迎来一个新增长。在这个时期,保理的公司应该与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银行更加紧密合作,推出更多的创新产品,更多地利用金融科技,加强风险管控,延长风控的链条,来更好地服务于我们中小企业。在这样的一个分析的逻辑之下,商业保理专委会分析,预计到2025年,中国商业保理的规模应该会在2020年基础之上会增长一倍,当年业务量应该会达到3万亿元人民币。

最后,提几点政策建议。

一、建议进一步地完善我们的立法、司法解释,包括我们的监管政策,整个监管上希望能够更加包容审慎、均衡有效。所谓包容审慎,商业保理它是一个新行业,发展的历程还比较短,整体规模还不大,可能对整个经济的贡献,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贡献还没有那么高,它是一个需要扶持的行业,而且八年来商保理并没有太大的风险,所以我觉得监管部门还是应该采取一些更加包容审慎的态度,既防范风险,同时也要鼓励商业保理的发展。

二、要调整财政税收和外汇的政策,优化商业保理营商环境。最近商业保理企业反应最强烈的还是税收政策,这是一个老问题了。希望我们的监管部门,包括我们的税务部门,能够理解、了解商业保理目前面临的税收方面的负担,为了让商业保理能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应该尽早地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另外目前的外汇政策对国际保理也有非常大的制约作用。所以专委会今年准备成立国际保理工作组和财税工作小组,专门来推动这两方面的政策解决,希望我们业内的专家积极参与。

三、拓宽融资渠道。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跟银行的合作。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银行已经跟商业保理进行了再保理、联合保理、双保理的合作,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四、加快征信系统的对接,开放公共信用信息,建立信用约束机制。最近,在征信系统对接方面,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态度已经非常积极了,近期也在主动地跟专委会联系,相信很快会推出对接平台。

五、在行业自律方面,我觉得我们商业保理行业一直都是比较自律,各地协会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觉得下一步除了在诚信合规治理方面发挥作用以外,应该更多地推动我们的企业开展双保理、再保理、联合保理的合作,为我们的企业发展能够进一步助力。

文章来源:商业保理五十人论坛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