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4,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
个人数据的价值也越来越被社会公众所关注。一种名为MyData的个人数据管理模式近年来引起关注。其核心的思想在于个人应该控制自己的数据,在数字经济时代分享来自自身的数字红利。本次研讨会关于个人数据产业和数据经济的最新理念和进展,研讨国内数据要素市场的热点问题,探求数据监管和行业落地的解决方案。希望这种全新的个人数据管理和商业实现的理念对国内个人数据产业的发展有所启示和参考。
本次MyData研讨会是第六次北京信用学会学术论坛,主持人为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王琨研究员。本次研讨会恰逢中央深改委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行业利好。同时,作为第六届全球个人数据管理的会议——MyData2022也正好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于2022年6月21-22日举行。
研讨会基本观点
首先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安光勇研究员对本人数据管理(MyData)模式的定义,起源和具体应用进行介绍。MyData的概念来自于欧美的开放数据(Open Data)运动。MyData兴起于总部位于欧洲(芬兰)的非营利行业组织MyData Global,但近几年亚太地区(韩国、日本、台湾等)发展飞快,特别是韩国已经落地生根形成了行业,进行牌照管理。MyData目前在韩国的金融、征信、公共事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北京信用学会副会长刘新海博士介绍了MyData的研究情况,法律基础和对国内数据产业的启示。相比欧美和韩国,国内对MyData研究关注较少。从欧盟GDPR到国内的《个人信息保护法》,都对个人数据可携权有明确的支持,这为MyData的应用提供了法律基础。对于国内丰富的个人数据市场,贫乏的数据产业模式,MyData的研究意义重大。刘博士还针对征信替代数据和名片王举例说明MyData的应用。

第三位嘉宾是零壹财经和零壹智库CEO柏亮先生。柏亮先生长期关注数据产业和数据要素市场,他认为数据的权属问题有别于传统资产,每一个消费者应该拥有自己的数权。同时,他分享了对国内数据经纪商的发展的看法,认为MyData可为国内数据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第四位嘉宾是中国信通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的何波博士。他认为本次研讨会真的恰逢其时,赶上中央深改委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他认为MyData有助于解决数据要素市场个人数据应用问题,全球的数据治理已经从数据保护阶段进入到数据赋能阶段,欧美个人数据管理也出现加强个人控制数据的趋势。对于国内而言,未来MyData的深入研究,一些有价值的理念可引入到国内个人数据立法。
第五位专家是《隐私经济》作者,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助理王忠教授。王教授提出了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例如芬兰的MyData Global是否给韩国的MyData行业落地提供了技术标准和框架?如果个人有比较多的控制权可能会有篡改信息的动机?韩国对My Data运营商的监管问题;由于MyData运营商有很多个人数据,是否会用这些数据做相应的谋利?
第六位嘉宾是金融科技投资机构JadeValue创始人唐阳先生。他谈起利用个人替代数据进行消费信用评估的一些实践经历;分享了在实际商业中使用平台数据的困惑,并提出未来中国发展MyData的设想。值得一提的是唐阳先生对国内开展MyData的最初研究提供了经费支持。
第七位嘉宾是中经网大数据中心的专家王鑫先生。他比较了不同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并分析了个人数据所有权的内容;对国内已有的My Data形态进行举例说明,例如大科技平台、硬件服务商、地方政府和国家机关提供的数据接口;还提出了家庭数据中心服务商的概念;同时他也对MyData带来的商业模式改变以及元宇宙下的MyData形态进行展望。

图 家庭数据服务商应用举例第八位嘉宾是来自《清华金融评论》的金融科技研究负责人孙世选老师。她认为数据产业是一个宝矿,里面有很丰富的东西;而对于数据的研究也是另外一个宝矿,期待到场的专业人士可以就这些话题做一些研究,多写一些文章,欢迎向《清华金融评论》投稿。
研讨会总结发言北京信用学会副会长刘新海博士进行最后总结,认为专家们的发言很精彩,对国内个人数据产业的发展很有启发。本次研讨会关于MyData的分享只是冰山一角,未来将更加深入地研讨。同时产学研要结合起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他表示欢迎大家关注《全球信用科技动态》和公众号“数据经济评论”关于MyData的报道,并争取年内把MyData的专著出版出来,分享给大家。